管線探測方法
(1)磁電充電法(或稱直連法):發射機一端接金屬管線,另一端接地,將交變電流直接注入地下金屬管線,觀測管線電流產生的磁場。可對各種金屬管線進行掃描定位、測深、連續追蹤并區分相鄰管線。由于管線電流產生的信號很強,故信噪比和分辨率均較高,水平定位、
垂直測深精度*高,但必須有金屬管線出露點。在各種方法中,探測效果*好。
(2)管線探測方法,電偶權感應法:發射機兩端接地,在金屬管線中產生感應電流,觀測管線電流激勵的電磁信號。可搜索、追蹤地下各種金屬管線。管線不需有地表露頭,且信號較強,但應具備接地條件。在有接地條件的地段,可用來探測金屬管線。
(3)磁偶極感應法:由發射線圈產生一次交變電磁場,使金屬管線產生感應電流.觀測管線中感應電流在地面上產生的二次電磁場以確定管線在地下的分布狀態。在無管線露頭及不具備接地條件的城市可用來確定管線走向、平面位置和埋深。儀器操作員活、方便、效率
高、效果好,是目前應用*多的一種有效方法,但探測深度一般小于5m,并且相鄰管線干擾嚴重。在磁偶極感應法中,若將發射線團(磁偶極子)送人管道內,在地面觀測它產生的電磁場,則可以探測管道的位置和深度,而且特別適用于非金屬管道的探測。探測深度大、效果好;但操作麻煩、成本高,探頭容易在管道中遇阻或遇卡。
(4)管線探測方法,信號夾鉗法:用信號夾鉗套在金屬管線上,使其產生感應電流,觀測該電流的磁場。特點是:信號強,探測精度高,易分辨相鄰管線,但必須有管線出露點,可用來對管徑較小,且有出口點的金屬管線進行定位和定深。
(5)50Hz法:利用動力電纜、鄰近電纜或工業離散電流在金屬管線中產生的50 Hz感應電流激勵的電磁場,可探測動力電纜或金屬管線。這種方法探測成本低、效率高、簡單方便,但容易受到其他動力電纜的干擾,有的機型僅用接收機不能直讀測深,可作為一種輔助
性的探測方法。
(6)甚低頻法:利用甚低頻(超長波)通訊電臺發射的電磁被在地下金屬管線中產生的感應二次電磁場來探測地下金屬管線。其適用范圍和優點與50 Hz法類似;缺點是受周圍環境干擾大、探測精度低,管線電流與電臺和管線方向有關。在一定條件下可用來搜索全局管線。
(7)音頻大地電磁法:觀測天然電磁場,在金屬管線存在時,利用其所引起的地電特性的變化來探查管線位置。適于探測管徑大、延伸較長的管線。儀器輕便,方法簡單,探測深度大,但對密集分布的管線區分能力不高,測深誤差大。在精度要求不高時,可探測金屬和非金屬管道。
(8)管線探測方法,探地雷達法:由發射天線向地下發送高頻短脈沖電磁波.接收天線接收從地下目標體反射至地表的電磁波來研究目標體。可探測各種金屬與非金屬管線。分辨率較其他方法高得多,但儀器價格昂貴。與頻域電磁感應法一樣,也是一種主要的探測方法。
(9)電阻率法:利用目標體與圍巖電阻率的差異探測目標體的分布狀況。主要用于探測各種大管徑的金屬與非金屬管道。可用常規電法儀器,探測深度大,但供電和測量電極均需接地,不宜在城市中使用;對小管徑管線異常不明顯,定深精度不高。在無專用管線探測儀器且具備接地條件時,可用于探測規模較大的金屬和非金屬管線。
(10)充電法:將直流電源一端接金屑管線,另一端接地,測量金屬管線產生的電場。可追蹤金屬管線,確定其分布狀況。應用常規電法儀器,探測深度大,且有一定的探測精度,但要求管線必須有出口點,地面上有接收條件。在沒有管線儀時,可用來探測地下金屬管線,效果較好。
(11)自然電場法:觀測地下金屬管線與周圍介質之間因氧化還原作用產生的自然電場。僅適用于探測舊的、已被腐蝕的金屬管線。工作中不必向地下供電,比較經濟,可應用常規電法儀器,但對防腐性能好的管線無效,測量電量需要接地,受工業電流和大地游散電流干擾較強。在無專用管線儀、具備接地條件、外界干擾小的情況下,可探測已經被腐蝕的金屬管線。
(12)磁場強度法:觀測鐵磁性管線產生的靜磁場的垂直分量。僅適用于探測鐵磁性管道。應用常規磁法儀器,探測深度較大,且有較高精度,但因周圍鐵磁性干擾較大,在城市受到限制。在無專用管線儀、外界磁性干擾小的情況下,可用來探測鐵磁性管道。
(13)磁梯度法:測量磁場的垂直梯度和水平梯度的變化以確定鐵磁性管迫、銅筋水泥管、連通性差的鑄鐵管及井孔位置。對鐵磁性管道探測靈敏度高,但容易遭受外界磁性干擾。在干擾小的地區,可作為一種輔助探測方法。
(14)淺層地震反射法:利用管道與圍巖的波阻抗差異,通過對淺層反射時間剖面的分析,識別由管道產生的反射波進而確定管道的存在和位置。適用于探測管徑大的金屬和非金屬管道,在強干擾、小管徑地段不能應用。探測效率低、成本高,在城市受到限制。
(15)瑞利波法:利用瑞利被穿透深度等于一個波長的特點,觀測在該波長范圍內面波速度差異。用于探測管徑大的污水管道,方法簡便,但應有寬頻激震設備。該方法目前正值研究、發展階段,在大管徑非金屬管道探測方面很有前途。